best365体育官网平台(China)官方网站-BinG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财政预决算 > 政府预决算公开

关于永州市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市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文章来源: best365体育官网平台 发布时间: 2022-01-18 14:55 字号:

2022年永州市政府预算公开目录

第一部分政府预算公开报告目录

一、2021预算执行预计情况

(一)全市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二)市本级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三)全市政府债务情况

二、市人大预算决议和主要财税政策落实情况

(一)大力培植财源,财政收入量质齐升

(二)服务中心工作,财政保障有力有效

(三)规范财政管理,财税改革提质增效

三、2022年市本级预算草案

(一)全市财政预算

(二)市本级财政预算

(三)市级主要支出政策

四、完成2022年财政预算的主要措施

(一)以充分彰显“以政领财,以财辅政”为根本要求,聚力服务保障“三区两城”建设

(二)以深入推进财源建设为保障,促进经济与财税协调发展

(三)以“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方针为遵循,做好基本民生保障

(四)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为手段,提升财政现代化治理效能

(五)以确保财政可持续为目标,严守财政领域风险底线

、名词解释

第二部分  2022年永州市本级预算公开说明目录

1.2022年永州市市本级及所辖区转移支付情况说明(分地区、分项目)

2.永州市本级举借债务情况说明及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3.2022年永州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情况说明

4.永州市本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原财政扶贫资金)分配情况与相关政策

4-1.永州市本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相关政策文件

5.2022年永州市预算公开报表

表一:2022年永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表

表二:2022年永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

表三:2022年永州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表

表四:2022年永州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

表五:2022年永州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功能分类项级科目)

表六:2022年永州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经济分类款级科目)

表七:2022年市对区一般公共预算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情况表(分地区分项目)

表八:2022年永州市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表

表九:2022年永州市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

表十:2022年永州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表

表十一:2022年永州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

表十二:2022年永州市本级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预算表

表十三:2022年永州市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表

表十四:2022年永州市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表

表十五:2022年永州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表

表十六:2022年永州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表

表十七:2022年永州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转移支付预算表

表十八:2022年永州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表

表十九:2022年永州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表

表二十:2022年永州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表

表二十一:2022年永州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表

表二十二:2022年永州市本级“三公”经费支出预算表

表二十三:截至2021年底永州市本级政府一般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表

表二十四:截至2021年底永州市本级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表

6.2022年永州市本级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等绩效目标


关于永州市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与

2022年市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1年1230日在永州市第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best365体育官网平台局长  胡勇刚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提出2021年全市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市本级预算草案,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预算执行预计情况

(一)全市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全市地方收入144.25亿元预计数,下同)增长12%完成调整预算(136.7亿元)的105.5%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16亿元,增长3%,完成调整预算(527亿元)的97.9%。全市财政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稳中提质。

(二)市本级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市本级地方收入完成24.33亿元,完成调整预算24.05亿元101.2%,增长5.26%。其中地方税收完成15.03亿元,同比增长4.07%;非税收入完成9.3亿元,同比增长7.24%,非税占比比上年全年增加0.7个百分点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9.4亿元,为调整预算数(54.34亿元90.9%,比上年实际支出数54.77亿元下降9.8%主要是,由于统一规范绩效奖励发放方案上级尚未下发涉及到人的资金,预计本年底无法发放落实到位。目前,市委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重要改革、重点民生实事支出保障到位,教育、科技、文体传媒、社保、卫生健康、城乡社区、农林水、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由于财政集中支付工作尚未完成上级补助、上解支出等财政结算对账工作尚未启动,初步预计,市本级可实现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00.11亿元,为调整预算97.54亿元102.6%,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完成69.42亿元、为调整预算(66.04亿元)的105.1%,专项债务转贷收入29.3亿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1.12亿元,污水处理费收入0.27亿元。加上上年结余0.28亿元,政府性基金总收入为100.39亿元。政府性基金支出87.04亿元,加调出资金10.5亿元,政府性基金总支出97.54亿元。结转下年2.85亿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计完成131万元,为年初预算(826万元)的15.9%支出预计完成131万元,实现收支平衡。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计完成69.37亿元(为年初预算的103.4%,基金支出预计完成70.34亿元(为年初预算的109.4%。基金当年结余-0.97亿元,累计结余54.73亿元。

上述“四本”预算的收支数均为预计数,在完成决算审查汇总并与省财政结算后将会有一些变化,届时我们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三)全市政府债务情况

省核定我市2021年政府债务总限额637.93亿元,其中新增债务限额119.13亿元(一般债券限额23.15亿元,专项债券限额95.98亿元)。根据上述限额,全年新增政府债券转贷收入176.37亿元(含一般债券23.15亿元、新增专项债券93.98亿元、财政部化债试点置换专项债券2亿元、再融资债券57.24亿元)。截至2021年底,全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630.66亿元,控制在上级核定的债务限额以内。

其中,省下达市本级(含管理区、永州经开区)2021年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额度33.87亿元,其中新增政府一般债务3.84亿元、专项债务30.03亿元。截至2021年底,市本级政府债务总限额178.02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64.8亿元、专项债务限额113.22亿元。市本级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75.56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62.34亿元、专项债务余额113.22亿元。政府债务余额控制在核定限额以内。

二、市人大预算决议和主要财税政策落实情况

一年来,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决落实市人大预算决议和审议意见要求,自觉服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大局,千方百计、尽心竭力抓收入、控支出、优存量、防风险,各项工作都取得积极进展,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大力培植财源,财政收入量质齐升。坚持“就高不就低”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做到应减尽减、应降尽降,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坚持大力实施“三高四新”财源建设工程,出台我市财源建设纲领性文件,定目标、补短板、抓协同建机制调动各级各部门产业建设和税源培植的积极性进一步做大财源税源;坚持切实抓好收入组织,开局就加速、每月强调度,积极挖潜增效做到应收尽收全市完成地方收入144.25亿元增长12%。其中,地方税收99.49亿元,接近百亿大关增长13.1%;非税收入44.76亿元,非税占比31.03%,同比下降0.64个百分点。全年税收收入增幅呈现“前高后稳”走势,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保底目标确保税收收入今年和两年平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确保市县级税收收入规模和增速居省内中游以上位置剔除税收减、缓、免等因素后,地方收入占GDP比重为6.27%同比提高0.16个百分点;全口径税收占GDP比重为7.52%同比提高0.13个百分点。

(二)服务中心工作,财政保障有力有效全市健全有保有压的预算安排机制,严格贯彻落实“真正过紧日子”要求,着力支持打造“三个高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以保促稳、稳中求进,牢牢守住“三保”底线严防政府债务风险,主要支出政策更加积极有效。全市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107个、金额12.72亿元;省预算内基建资金5539万元;新增专项债券额度93.98亿元,比上年增加14.65亿元,排二类市州第一。推动财力向民生集中、政策向民生倾斜支持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政策,切实做好养老、教育、优抚、防灾等工作,民生支出占比77.5%。直达资金使用安全高效,截至1224上级共下达我直达资金107.35亿元,支出进度为92.5%高标准优化营商创税环境,预计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8亿元,其中税收减免约6亿元;缓缴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四季度税费约1亿元;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1.3亿元。有效应对和化解债务风险,全市化解隐性债务完成累计任务的150%以上总化债占比超过30%,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和刚兑产品爆雷事件。在平台公司转资产资源、转配置等方面动真格、出实招,全市共补充平台公司“三价值234.6亿元,完成补办存量资产权证手续83个,纯市场化运营公司设立运作取得实效

(三)规范财政管理,财税改革提质增效。坚持加大投入与完善机制并举,坚持规范管理与提高绩效同步,按照“零基预算”理念全面拉网清理级支出率先在全省上线运行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基本建立一般公共预算、政府基金预算“四本预算”全覆盖的绩效管理体系规范财务审计秩序,加强财政监督和评价结果应用,市本级削减低效无效项目资金预算4000余万元。主动向市人大报告国有资产、预算绩效、政府债务管理等重大改革工作,积极配合推进预算联网监督。坚持财政综合扶贫,加大脱贫攻坚资金整合力度,best365体育官网平台被授予“湖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省财政厅将市本级、宁远县、道县列入2021年度省政府真抓实干表扬激励拟推荐名单,冷水滩、新田、宁远获评市县财政管理考核AA级,零陵、祁阳、双牌、江华、道县获评A级。市潇湘融资担保公司获评“中部地区优秀融资担保机构”,全年在保余额约13亿元、涵盖200余家企业,全市农担在保余额约7.1亿元、涵盖850多个农业生产主体,有力提高了小微企业、“三农”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信贷的可获得性

    总的来看,随着“三高四新”战略纵深推进,全市财政仍能保持稳中向好的趋势,但稳中仍有许多隐忧:经济下行压力仍然持续,税源结构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加之国家将实施新的更大力度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预计全市财政收入延续中低速增长态势;考虑中央财政赤字率降低,PPP项目付费、乡村振兴、民生保障、一般债务付息等刚性支出不断增加,预计全市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三保”压力加大;我市人均财力水平偏低,财政收支的“剪刀差”不断扩大,债务风险化解和缓释的困难增多,财政可持续性挑战上升,等等。这些问题需要部门协同、上下联动、远近结合、统筹谋划、精准施策,逐步加以解决。

2022年市本级预算草案

2022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同时也是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市第六次党代会部署要求的开局之年的来看,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但当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加之外部环境趋于复杂严峻、阶段性疫情多发,经济恢复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不均衡,明年财政部门要准确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要求,政策发力要适当靠前,并提升政策整体效能。根据中央总体要求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安排2022我市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精准、可持续,统筹好总量与质量、发展与安全、当前与长远的关系,锚定在全省版图中增加永州分量目标,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永州财经大盘,“三高四新”战略实施、永州“三区两城”建设和“一核两轴三圈”格局构建提供坚实支撑,推动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遵循上述指导思想,编制2022年预算一是坚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强化运用零基预算理念严格预算执行次序,突出“三保”优先二是坚持优化结构、强化统筹,合力服务保障永州“三区两城”建设;三是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严格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降低行政成本;四是坚持守住底线、安全持续,严格防范财政运行风险。

根据上述要求,提出如下预算草案:

(一)全市财政预算。继续推动全市财政收入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左右增幅安排,非税占比水平不高于2021年

(二)市本级财政预算

1.一般公共预算

收入方面。结合前述形势判断,2022年市本级地方收入预计26.13亿元,较2021调整预算数增加2.08亿元,增长8.66%。其中:地方税收16.53亿元,较2021调整预算数增加1.50亿元,增长10%;非税收入9.6亿元,较2021调整预算数增加0.58亿元,增长6.43%。

支出方面。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61.51亿元,比上年调整预算(58.19亿元)增加3.32亿元,增长5.71%。主要是增加市与区体制调整对辖区的补助支出

其中,一般预算支出分科目安排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79亿元;(2)公共安全支出4.96亿元;(3)教育支出6.45亿元;(4)科学技术支出0.80亿元;(5)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11亿元;(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84亿元;(7)卫生健康支出3.04亿元;(8)节能环保支出2.74亿元;(9)城乡社区支出3.05亿元;(10)农林水支出1.68亿元;(11)交通运输支出0.64亿元;(12)资源勘探工业信息支出1.20亿元;(13)商业服务业支出0.06亿元;(14)自然资源海洋气象支出1.17亿元;(15)住房保障支出3.57亿元;(16)粮油物资储备支出0.01亿元;(17)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0.37亿元;(18)预备费1亿元;(19)债务付息支出2.37亿元;(20)其他支出4.35亿元。

平衡情况。市本级收入总计61.51亿元,其中:地方收入26.13亿元,上级补助收入19.13亿元(返还性收入2.53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16.28亿元,提前下达的专项转移支付0.32亿元),新增一般债券资金2.3亿元,调入资金13.95亿元。一般预算支出57.2亿元,转移性支出4.3亿元,当年结余0.0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合计61.51亿元。收支相抵,实现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根据基金收入和实际支出情况,按基金项目以收定支编制。2022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85.55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82.59亿元、污水处理费0.58亿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0.8亿元、专项债项目收入1.58亿元。加上上年结收入2.85亿元基金收入总计88.4亿元。本年基金支出总计88.4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69.63亿元(含从土地出让收入中提取的乡村振兴资金、污水处理费0.64亿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0.8亿元、债务付息3.39亿元调出资金13.95亿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计36万元,其中:市潇湘融资担保公司缴纳利润收入36万元。支出安排36万元,其中:费用性支出36万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本年基金收入预计72.87亿元,支出70.86亿元,当年结余2.01亿元,滚存结余56.74亿元。分险种看,机关基本养老保险收入4.39亿元,支出4.38亿元,滚存结余0.82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15.61亿元,支出15.43亿元,滚存结余27.09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8.0亿元支出46.34亿元,滚存结余23.61亿元工伤保险4.53亿元,支出4.39亿元,滚存结余4.06亿元;失业保险0.35亿元,支出0.31亿元,滚存结余1.16亿元

(三)市级主要支出政策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加快建立“亩均效益”评价及运用机制,整合“135”工程升级版等政策资金招引重大产业项目,推动政府采购政策与产业政策结合吸引外来投资。认真落实结构性减税和普惠性降费政策,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的政策,增强市场主体活力。用好产业发展及开放型经济专项资金,支持加快补齐新型工业化短板,支持引单个项目投资额1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实体加大融资担保和上市企业补助等帮扶力度健全开放平台,开通其他国内航线,做好永州起止高铁出行各项保障工作,提升永州城市形象和品位。加大城市老旧管网改造、保障性住房、水利、交通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支持规范开发风电、光伏、抽水蓄能等新能源项目,形成永州的新能源产业优势。统筹设立市本级文旅融合发展资金1亿元,支持精心打造“烟雨潇湘”生态品牌,深入实施“七来”行动。支持深入实施“潇湘人才行动计划”,培养引进急需紧缺和高层次人才。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严格落实脱贫地区“四个不摘”要求,进一步深化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逐年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优先支持乡村振兴。加强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争取实现全市农担在保余额8.6亿元左右。调整优化脱贫攻坚期的相关财政政策,保持过渡期财政支持力度总体稳定,支持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实施脱贫地区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安排农业发展资金,重点支持市辖区加快推进粮食、生猪、蔬菜、水果、茶叶、油茶、中药材等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稳固耕地“基本盘”,支持产粮大县开展水稻完全成本保险,精准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补齐农村改厕、水利建设、环境治理等短板,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各级预算单位按不低于10%的比例,预留份额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

低碳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统筹整合预算内基建和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突出抓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中央环保督查指出问题整改,支持做好污水、垃圾、医疗废物处理卫生清扫园林维护。支持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妥善做好湘江永州段治岸治污治渔工作。支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修复。推进我市生态环境机构垂直管理制度改革。

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共同富裕方面。持续推进学位建设,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将幼儿园、义务教育、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提高100元,市本级安排500万元支持“名师工程”,努力促进永州教育均衡化、优质化、特色化发展。支持卫生健康事业长足发展,推进市县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各安排1000万元支持重点医学专科建设和“名医工程”,促进医疗能力提升。加快“一老一小”服务设施建设,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居民医保财政补助、居民低保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和水平,支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规范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统收统支的基本医保市级统筹完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制度,守护好群众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消化以前年度农民进城购房补贴。支持抓好民生微实事项目

守牢安全发展底线方面。严格政府债务预算管理,足额安排市本级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支出。有序推进高风险金融机构处置。支持做好疫苗接种和疫情常态化防控。支持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切实做好驻永部队和人民防空工作的经费保障与管理工作。支持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和政法领域各项改革。保障AK工程等市重大项目的资金需要。支持统筹防范气象、地质、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强化安全生产工作支持以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为牵引,打造市域社会治理“永州样本”,不断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完成2022年财政预算的主要措施

一是以充分彰显“以政领财、以财辅政”为根本要求,聚力服务保障“三区两城”建设。把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作为预算安排的首要任务,适应发展阶段性特征和经济形势变化,坚持资金跟着重大战略、重要政策和重点项目走,把握政策的时度效,建立市级大事要事保障机制,支持做好“六稳”“六保”重点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以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为主攻方向,以“五好”园区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着力在培优育强、锻长补短、建链延链、数字赋能等方面下功夫,做大做强永州经开区,涵养产业生态,培育壮大产业链“链主”、行业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健全科技创新要素支持机制,协同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强化财政资金及政策集成,支持用力推进“五大改革”,深入实施“五大开放行动”,支持地方金融业改革创新发展,促进开放型经济加速发展。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提升农业集成优势。研究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推进文旅强市战略实施。充分发挥专项债券对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的重要拉动作用,在建的短板领域、重点方向、重点项目放到优先位置,加大打造三个高地、乡村振兴等战略城市老旧管网改造、保障性住房、水利、交通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抓住中央“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机遇期和政策窗口期,加强对接谋划,争取更多转移支付向永州倾斜,争取低碳城市、低碳工业园区、气候适应型城市等政策试点在永州落地。

二是以深入推进财源建设为保障,促进经济与财税协调发展。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扎实推进我市“三高四新”财源建设工程,加力实施中心城区财源振兴重点产业税收提升骨干财源企业培育园区产业发展提质县域财源培植扩量进位“五大计划”,强化产业主管部门财源建设责任,调动中心城区和县级财源建设积极性,推动涉税部门协同联动,持续用力抓项目、兴产业、扩投资、促消费、建园区、优环境,强化“6643”专项行动落实,进一步提升GDP的含金量、地方收入的含金量和园区发展的含金量,以及中心城区税收在全市的分量。2022年,力争中心城区税收总收入占全市的比重达到38.6%以上;全市制造业现代金融业税收分别突破25亿元15亿元纳税200万元以上企业超过870户园区实缴税收达到26亿元以上地方收入超过10亿元的县市区达到7个,其中:超20亿和超15亿1个。健全重点财源企业帮扶机制,优化解决企业应急过桥贷款问题,着力纾困解难。积极研究探索深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改进土地闲置费征管等财源建设政策措施。

三是以“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方针为遵循,做好基本民生保障。牢牢站稳民生立场,聚焦弱势困难群体和公共服务短板,抓好兜底性民生,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就业、文化体育与传媒、城乡社区事务、住房保障、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等方面,提高人均公共服务支出比例,将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75%左右。更好地兜住民生保障底线,支持完善就业、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等重点群体保障政策,切实保障重点群体的基本生活和合法权益,兜牢社会保障安全网。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动保障项目不断完善、覆盖范围稳步扩大、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基础管理日益规范。着力支持稳定和扩大就业。支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支持深化健康永州建设。完善财政多元投入机制,深入实施“六大强农行动”、乡村建设行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同时,从实际出发不提过高目标,不搞过头保障。

四是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为手段,提升财政现代化治理效能。认真实施“预算改革年”行动计划,统筹好收入与支出、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建立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强化预算执行约束,无预算不支出、有预算不超支,当好“铁公鸡”。持续压减会议差旅、奖励、信息化建设、规划编制、机关维护等经费支出,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非急需支出,压减支出标准过高、政策设计不科学、效果欠佳的项目支出,打好“铁算盘”。对信息化建设项目实行统一谋划、平台共享、集约建设。出台措施严控编外人员及支出增长。继续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将难以支出的长期沉淀资金一律收回,统筹用于亟须资金支持的领域。加快推进预算管理、财政体制、地方税体系、财政信息化等重点领域改革,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规范预算管理工作流程,完善预算项目库建设。筑牢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预算绩效管理,探索实施巡察、审计、财政协同联动机制,信息共享指标共商、成果共用、整改共促,强化各类监督和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低效资金一律整改,无效资金一律收回,沉淀资金一律盘活。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财会监督,强化预算管理主体责任。加强财政投资评审,提高项目评审质量和效率。

五是以确保财政可持续为目标,严守财政领域风险底线。统筹“六个一批”缓释风险措施和政府债务全生命周期管理,开展债务风险防控“精准拆弹”,压实相关主体责任,做到风险排查、资金筹集、缓释办法、应急处置“四个到位”,守住隐性债务不新增、偿债资金不断链、重大风险事件不发生底线,保持风险等级不反弹,如期完成化债任务。坚持新建政府投资项目“无资金来源不立项、无预算不开工”,将项目筹资职能回归财政、管理职能回归主管部门。落细转名称、转体制、转资产资源、转发展、转债务、转配置、转信用等级、转角色“八转”工作清单,盘活各类存量资源,完成补充平台公司资产资源任务。健全“借、用、管、还”全生命周期专项债券管理。进一步加强基层财政“三保”责任的源头监督和指导,开展县级财政保障能力评估,实现预算编制前审核、事后整改全覆盖。深入推行“零基预算”,统筹“四本预算”、统筹专项资金、统筹资源资本资金“三资”管理,科学调度国库资金,全力兜住“三保”底线,实现市场主体的“稳日子”和百姓的“好日子”。

新的一“又踏层峰望眼开”。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认真落实本次会议决议,拉高标杆、忠诚履职、主动谋划、善于作为实现“快、准、稳、效”工作要求,以财政的平稳运行护航永州经济社会大局

名词解释

1.一般公共预算。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2.政府性基金预算。对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对社会保险缴款、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和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社会保险的收支预算。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国有资本收益作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预算。

5.地方收入。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指“分税制”体制下实际留存于地方的财政收入。

6.全口径税收。指各项税收之和,包括地方留存税收和上划税收。含车辆购置税,不含关税收入和海关代征的税收收入

7.非税收入。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履行管理职能、行使国有资产或者国有资源所有权、提供特定服务或者以政府名义征收、收取、提取、罚没、追缴、募集的税收以外的财政性资金。

8.“三公”经费。指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这三项经费。

9.再融资债券。指为偿还部分到期地方政府债券本金而发行的政府债券。日常工作中也叫“借新还旧债券”。

10.地方政府一般债券。指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含经省级政府批准自办债券发行的计划单列市政府)为没有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发行的、约定一定期限内主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还本付息的政府债券。按照债券资金核算要求,新增一般债券资金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

11.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指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含经省级政府批准自办债券发行的计划单列市政府)为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发行的、约定一定期限内以公益性项目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还本付息的政府债券。按照债券资金核算要求,新增专项债券资金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

12.地方政府性债务。指地方政府和所属机构为项目建设直接借入、拖欠或因提供担保、回购等信用支持形成的债务。

13.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指各级财政通过安排的具有储备性质的基金,用于弥补预算执行的收支缺口,以及视预算平衡情况,在安排年初预算时调入并安排使用,基金的安排使用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

14.“六稳”。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15.“六保”。指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16.基层“三保”。指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

17.“三高四新”。指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

18.“一核两轴三圈”。指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着力在市域北部打造以先进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经济发展轴,在市域南部打造以高加工度工业和新兴工业为主的经济发展轴,打造30分钟“同城圈”、60分钟“协同圈”、90分钟“融入圈”。

19.“三区两城”。指加快建设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引领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接东盟开放合作先行区、国家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文化生态旅游名城。

20.“五大改革”。永州市推进国资国企、投融资体制、要素市场化配置、“放管服”、社会治理等“五大改革”。

21.“五大开放行动”。永州市对接大产业、拓展大合作、构筑大通关、推进大招商、优化大环境等“五大开放行动”。

22.“6643”专项行动。即补齐六大产业短板(先进制造业供应链配套、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产业、采矿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与邮政仓储业),实施六大专项行动(地炼油专项整治行动、有色金属回收利用“裸进裸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假烟假酒打击专项行动、闲置土地“三清单三行动”、高速公路沿线税收专项清查行动、建筑工程房地产等重点项目涉税专项整治行动),抓好四个重点领域(建安房地产、成品油零售、股权交易、楼宇及大型商贸市场),健全三个工作机制(目标考核机制、监测预警机制、调研督导机制)。

 附件:1.2022年永州市市本级及所辖区区转移支付情况说明(分地区、分项目)

       2.永州市本级举借债务情况说明及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3.2022年永州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情况说明

       4.永州市本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原财政扶贫资金)分配情况与相关政策

       4-1.永州市本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相关政策文件

       5.2022年永州市预算公开报表(含24张表)

       6.2022年永州市本级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等绩效目标

XML 地图